從港澳的譚公和洪聖大王談起:漁民信仰中的兩種模式 | |
朱天舒![]() | |
2013 | |
Conference Name | 中國漁民信俗研究與保護 |
Source Publication | “中國漁民信俗研究與保護”學術研究討論文集 |
Conference Date | 2013 |
Conference Place | 澳門 |
Abstract | 在中國民間宗教中,有些神祗在漁民中廣為流傅,因此常常被稱為漁民信仰。譚公和洪聖大王就是這様兩個和漁民有關的重要神祗,流傳在廣東的部分地區。其中,譚公是名不見經傳的民間小神,而洪聖大王原來是官方祭祀的南海神。這兩個神的身份舆職能的複雜歷史,反映民間信仰裏神祗形成舆演繹的兩種模式。譚公信仰的形成代表民間的地方神可以向漁民神、行業神、宗族神正統神等多元化發展的模式;洪聖大王則代表正統神在民間信仰中被再塑的模式。這兩個神的信仰都流傅到了港澳地區本文一方面梳理他們在港澳這一地區的傅播情沉;另一方面,通過對這兩個神的溯源和考察,揭示漁民信仰舆聚落民眾信仰、神正統性舆地方性之間的共通性。 |
Language | 中文 |
Fulltext Access | |
Document Type | Conference paper |
Collection | DEPARTMENT OF HISTORY |
Affiliation | 澳門大學 |
First Author Affilication | University of Macau |
Recommended Citation GB/T 7714 | 朱天舒. 從港澳的譚公和洪聖大王談起:漁民信仰中的兩種模式[C],2013. |
Files in This Item: |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
Items in the repository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Edit Comment